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
![]() |
现在时间是: |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立足我国农业农村实际,优化市场布局,补齐设施短板,提升运营效率,拓展服务功能,强化发展支撑,加快建立现代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规划引导,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产品产地市场进一步集聚,支持具备条件的农产品产地市场做大做强。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尊重市场主体意愿,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提高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运行效率。
——坚持统筹布局,分级实施。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统筹产业基础和区域布局,向农产品优势产区、主导产业、脱贫地区倾斜,省部共建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地方建设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和田头市场。
——坚持服务产业,富裕农民。推动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相协调,促进农业生产“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为农服务,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全链条增值收益。
——坚持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注重科技赋能,推动绿色发展,鼓励支持产地流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装备,降低农产品产地市场单位能耗和流通损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协同发展,融合高效。促进三级农产品产地市场优化整合,推动一体化运作,引导信息互联互通、设施协调匹配、设备共享共用,形成整体联动效应,深度嵌入现代农业供应链体系。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供需适配、组织高效、畅通便捷、安全绿色、保障有力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农产品优势产区、衔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对接主要消费市场的农产品产地流通网络。
——现代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围绕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以及特色农产品,共建或认定40个左右“通达全国、世界知名”的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一批“功能完备、链接产销”的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一批“减损促销、联农带农”的田头市场,推动形成现代化的三级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
——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仓储能力大幅提高,期现货交易规范进行,应急保供机制基本建立,能够有效应对重大事件、突发情况;冷藏保鲜设施短板基本补齐,生鲜农产品贮藏损失率降至10%以下;商品化处理设备自动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道路硬化、环保卫生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深度融入现代物流体系,农产品产地市场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支撑两个“三品一标”发展,依托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汇集产加销综合型企业和流通服务企业,打造10个行业知名展会,做强10个国家知名农业品牌。
展望2035年,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流通体系相匹配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技术装备、经营管理、服务质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农产品产地流通环节损失率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农产品质量效益竞争力显著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 |